口腔毛状白斑的研究

口腔毛状白斑的研究

口腔毛状白斑(Oral Hairy Leukoplakia)是一种以白色斑块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变,主要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感染相关。本文旨在探讨其病因、临床表现、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。

口腔毛状白斑通常出现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中,尤其是在HIV阳性患者中。这种病变虽然良性,但其存在往往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下降。

口腔毛状白斑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4型(EBV)引起。EBV在健康个体中通常处于潜伏状态,但在免疫功能受损时可重新激活,导致口腔毛状白斑的发生(Katz et al., 2020)。

患者通常会在舌头的边缘或口腔内壁发现白色、毛状的斑块。斑块表面光滑,触感柔软,不易擦除,且通常无疼痛感。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,病变可能会有所不同(Cohen et al., 2019)。

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病史,结合组织活检可帮助排除其他病变(如口腔白斑或念珠菌感染)。PCR检测可用于确认EBV感染(Zhang et al., 2021)。

治疗主要集中在改善免疫功能和控制EBV感染。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(Acyclovir)可用于严重病例。治疗HIV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(ART)也是关键(Gonzalez et al., 2018)。

口腔毛状白斑是HIV感染者常见的口腔病变之一,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。HIV治疗的进步,该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,但仍需加强对其的认识和研究。

  • Katz, A., et al. (2020). "Oral Hairy Leukoplakia: A Review."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& Medicine, 49(1), 17.
  • Cohen, M., et al. (2019). "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Hairy Leukoplakia." Oral Diseases, 25(4), 10351040.
  • Zhang, H., et al. (2021). "Detec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 in Oral Lesions."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, 27(3), 453457.
  • Gonzalez, A., et al. (2018). "Management of Oral Hairy Leukoplakia in HIV Patients."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& AIDS, 29(6), 541548.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佳栩

这家伙太懒。。。

  •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。